11月16日,在综合楼206会议室,图书馆举办 “四·时”读书社成立仪式暨第一次读书分享会。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邵阳出席并讲话,社团指导老师及读书社成员参加。图书馆馆长樊清誉主持成立仪式。
在“四•时”读书社成立仪式上,邵阳引用元代诗人翁森的诗《四时读书乐》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为“四•时”读书社的名称赋予了深层次的含义。引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七幅彩图,风趣地阐释了读书的重要意义:可以拓宽眼界答疑解惑,可以使自己的语言体系更加丰富立体,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与短板,还可以帮助自己对抗低沉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同时,分享了近期的阅读书单,向成员们推荐了《娱乐至死》《简爱》等经典名著。最后,邵阳寄语成员们好好读书,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真正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读书社在校园里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吸引更多的同学读好书,为推进“双高”院校建设贡献社团力量;祝福“四•时”读书社办出特色,打造成校园品牌社团,形成影响力。
樊清誉介绍了成立读书社的背景和意义,简述了筹备读书社的前期工作及招新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愿景。读书社社长、生检221班徐玲爱同学从总则、组织机构、会员、读书社职责、附则五个方面解读了读书社章程,让全体成员了解读书社的宗旨、目标和自身的权利、义务。每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分享加入读书社的想法,彼此有了初步认识,有助于成员们更好地投入读书社开展的读书分享活动。现场气氛严肃认真又不失轻松活泼。
“四•时”读书社的宗旨是:一年四季,一日四时,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了解事物的来源,在深度阅读中多一份平静,多一份深思,从而悦人悦己,阅书阅美。读书社是由一群热爱读书的学生组成的社团组织,归属图书馆指导。指导老师是樊清誉、邢绍艳、胡慧春三位老师。读书社成员28人,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分享活动。阅读分享人须提前做好准备,如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制作分享课件等,与指导老师作充分沟通交流,再与成员们分享,分享时长为10-30分钟。
在“四·时”读书社第一次读书分享会上,指导老师、团委书记胡慧春结合自身团委工作经历,指出读书社的成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对读书社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寄语成员们要珍惜图书馆的学习资源,多读书,读好书,并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不负韶华。
第一次读书分享由读书社副社长、融媒体231班张贵鹏分享余华作品《活着》,通过PPT演示与生动的语言表达,张贵鹏讲述了自己对《活着》的理解和感悟,给自己在生活上带来的启发。随后,成员们依次踊跃发言,分享并感受书中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独特艺术魅力与美感,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道德启示,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依托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资源,在良好的阅读环境里,图书馆将指导“四•时”读书社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帮助成员们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为 “办一个让所有社团成员多年后还能想起来的社团”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