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党的建设、思政教育、意识形态、文明文化、教育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和宣传取得国家级和市级成果。
一、打造示范党课,党建工作有成效。
“扎根‘三农’沃土,以匠心守初心”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第三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重点立项,并于2021年6月9日在学院大礼堂开讲。本次党课是学院党委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也是上农人厚植“三农”情怀,深耕“三农”事业的真实写照。党课围绕“重温光辉历程,汲取初心使命”、“走在希望田野,汇聚奋进之泉”、“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三个篇章展开,通过主题朗诵、红歌演绎、视频展示、情景短剧等形式,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学校74载办学历程中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谱写了一曲“尚农乐耕 博学悟道”的生命之歌。
学院党委获评市教卫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植科教师党支部通过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验收,生药系教师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名获“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1名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二、做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有效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政要素充分融入教学内容与教学标准,完成课程思政案例470个。主编的《大国三农》列入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并向全国涉农高职院校推广。《实验动物》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位教师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课程思政案例汇编1-4册
《大国三农》教材
《实验动物》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创新创业工作成绩优异。
连续第三年承办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暨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持续引领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双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校内选拔报名48个项目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个项目荣获市级三等奖。
报名2141个项目参加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上海赛区),1个项目获国赛铜奖、市赛金奖和最佳带动就业奖,8个项目获市赛银奖、9个项目获市赛铜奖、15个项目获市赛优胜奖,并获优秀组织奖。
四、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学院立足“为农服务、特色立校”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涉农专业大类的教学力量,近年来先后开发了《压花工艺》《犬日常护理》《酸奶制作》《农业物联网技术体验》等18个农业综合实践项目,以及包括农事实践、安全教育与实践、中华传统民俗(包水饺、包馄饨、包粽子、包汤圆等传统民俗活动)等5个专门项目。自2015年起,在所有专业实施学农与创新创业教育,该教育项目入选上海市教育综改典型案例。
建立大学生团员向社区(村)报到工作机制,100余名团员青年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用行动诠释新时代上农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制定《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管理规定》,24支志愿者服务队形成10大品牌,出色完成第十七届国际车展、松江烈士陵园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68次,参与人次4502人,院团委获团市委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通报表扬;暑期以“献礼建党百年 践行青春担当”为主题,组织24支团队,近1300余人开展“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重走革命圣地井冈山 坚定信仰跟党走”项目实践调研报告获评“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长三角高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奖,我院团委荣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为上海高职唯一;多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青年报主办的随手“拍”社会实践活动,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团委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院团委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获团市委通报表扬
五、“双一流”建设获市级拟立项,教学团队及课程获国家级立项。
“药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获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都市动物医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上海高职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立项。承担“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师资专项培训”项目,承办2021年上海职业院校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高级研修班。2021年,学校拟立项为新一轮上海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都市动物医学、都市现代园艺、生物医药与健康3个专业群获市一流高职专业群建设拟立项。《动物解剖生理》获2022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植物基础》被认定为首批上海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精品教材;2本教材获2021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项目(部分)立项;《宠物临床检查技术》等6本教材出版;《动物解剖生理》等3本教材立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教材。开发第二批5个“上海市宠物诊疗技术行业规范”。
“药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获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
“都市动物医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上海高职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立项
承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师资专项培训
承办上海职业院校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高级研修班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获上海市中职2022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
《植物基础》被认定为首批上海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精品教材
六、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教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航天育学院与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签署合作协议。8月9日,学院与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学院与神舟绿鹏公司草莓组培脱毒技术合作协议在航天育种核心示范基地签署。学院与联盟的合作,重点在于共同开展双一流建设,围绕航天育种等品种选育、示范种植、绿色生产等技术,建设一流的专业群,提升培养优秀农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能力;开发相关课程教材和资源,推进以航天育种技术创新与推广为重点的技术研发、培训和科普等,进一步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植物工厂”获人民网、学习强国、东方城乡报等媒体报道。“植物工厂”采用立体栽培模式、高精度智能环境控制以及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等技术系统的集成应用,辅之以自然光和人工光相结合的方式,在新型半封闭的植物工厂中,研究解决常规意义上植物工厂建设成本高、运营能耗高的问题。在“植物工厂”,学生们不仅能在这里学习、认识、观察一颗种子的成长过程,还可以动手实践,草莓成熟后还有采摘环节,沉浸式的教学能带给学生们更多收获。
上海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获批第二批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1项,市体育局体育科技项目1项,晨光计划项目2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项;签订横向技术服务合同5项。组建大健康生物生态研究所,成立上海国际宠物人才培训中心、种苗研发中心。开展各类培训9521人次。
七、我校学子获首届全国技能大赛,获评“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2021年4月14日,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海参赛总结表彰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我院获奖选手参加表彰大会,金牌选手杨灵芝参加市领导接见,并代表获奖选手上台领奖。会议宣读了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海奖励决定,植科系花艺项目金牌选手杨灵芝获授“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直接晋升技师职业资格。
7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文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授予2019-2020年度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决定》(人社部函[2021]99号),植科系杨灵芝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是国家技能人才领域的最高荣誉,是对高技能人才的最高褒奖。
八、志愿服务工作亮点突出
连续四年志愿服务上海进博会,累计志愿者人数459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7185小时。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派遣120名上农“小叶子”和140名上农“小白鹭”圆满完成会期志愿服务,对志愿者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志愿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学院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3名学生分别获评第二、三、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优秀志愿者,收到感谢信4封。志愿服务事迹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青年志愿者、学习强国、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晨报、上海发布、青春上海、青年报、上海青年志愿者、团在校园上海学联等数多家媒体平台报道宣传50余篇。
志愿服务第十届花博会。2021年6月11日起,学院志愿者陆续上岗,分别在文明宣传组、综合协调组、复兴馆和世纪馆运营保障部展览服务中心、市场服务部等岗位开展志愿服务,荣获第十届花博会优秀志愿者集体和先进集体称号。